2007年5月4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访问过梨园百年琐记网站的朋友大概都有印象,网站左上角有个老戏楼的照片,那是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戏楼。
颐和园,以及里面包括像德和园戏楼这样的古建筑,能够保留到今天,小豆子想应该是托了那位慈禧老佛爷的洪福了,谁让她老人家常到那地境儿看戏呢。就像很多考证的那样,京剧的兴衰,和政治因素是分不开的。戏楼又何尝不是呢?
北京最老的广和楼戏院刚刚被拆掉了,我们看到的是包括外国友人在内的一片痛惜。痛惜的晚了些,假使友邦惊诧得早一点儿,或许广和楼就留下来了。
又假使,当年若哪位皇帝陛下,或者慈禧老佛爷,再不济本朝太祖,驾临广和楼一番,那么今天的广和楼,或许就像《胭脂宝褶》里庆太平说的那样:“用黄绫子包好,这就是宝座啦!”
是要怪当初微服出巡的皇上太少了,还是如今势利不堪的大臣太多了?
所有幸存的古建筑,大概都要在心里念上一念“皇恩浩荡”吧!
顺便记录一下广和楼上这个有名的对子,是为悼念:
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作戏
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
拾慧:红娘
2007年5月1日
拾慧:我的“京剧老唱片观”
奥运火炬及其他
2008奥运的火炬样式出炉了——这个帖子是不是晚了半拍?
这个设计看上去确实很漂亮,传统的风味儿也很浓,值得称赞一下。
唯一遗憾的是,“Beijing 2008”的字倒是在那儿,火炬通身却不见一个中国字儿。
部门同事从老家贝鲁特休假回来,带给小豆子一个小饰品,中心图案是黎巴嫩地图,内嵌黎巴嫩国旗图案,周边传统阿拉伯花边,甚是好看。遗憾,旁边写着 LEBANON 的英文字样。小豆子问:“怎么没有阿拉伯文的?”答曰:“这一版只有英文,另有一版只有阿拉伯文,并无双语版。”
本来挺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加上几个英文字母也许没有完全失去本色,但只有英文而无本国文字,就不能不说是个问题了。
好比京剧演出,你可以搞双语版的,字幕用中、英两种文字打上,做所谓文化传播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你要像某些院团那样整台戏都用英文去唱,就很变态了。
拾慧:白燕生势利不堪如贾桂
免费食堂的改制
最开始,小豆子打算用一个很长的篇幅来说明,京剧艺术网通过提高下载门槛儿来挣钱是行不通的。
不过显然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因为他们刚刚把门槛儿降了下来,那么长篇大论就不需要了,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谈一些相关的话题。
大约上周开始,京剧艺术网的首页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广告,虽然显得乱了些,但小豆子认为这是很可取的,起码方向没有问题。其实,凭京艺的流量,靠 Google 的广告,应该也能挣一些零花钱的。不过后来他们把曲库下载的链接,全都做成只能用网际快车下载,这就很要命了,有点儿自杀的倾向。好在,他们现在转回来了。
说自杀并不夸张,因为他们没有给用户选择的空间,只有一个下载方式,那就是下载网际快车,然后用快车下载 mp3。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不是所有人都在用 Windows;第二,不是所有人都在用 IE+Flashget 或者 Firefox+Flashgot+Flashget;第三,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电脑里装上这个网际快车(比如,你在别人家,想展示给别人一些京剧唱段,你总不能强行给人家电脑也装上专用软件吧)。总而言之,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京艺没有给用户一个选择的空间,而是强制给出一个(且仅一个)下载方式,而且这个方式并不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当然,再重复一遍,他们已经勒马回头了。小豆子曾经说过,“不要假设所有人都是中文 Windows,都用 IE”。同样,不要假设所有人都有能力、技术、意愿去安装专门的下载软件来下载个 mp3。
同是做网站的,小豆子可以理解京艺现在的心态,毕竟也做了这么多年了,需要找出养站的出路。这同样也是小豆子敬佩的,即他们在摸索。只不过,这个摸索不太成功——但这不是问题,而真正的问题是它明显违背一般的常理。打个比方,原先的下载方式是一个食堂,每个人,只要有能力到食堂的,就可以免费吃饭。而食堂改制后,仍然免费供大家吃饭,但前提是得先吃掉一盘儿鱼香肉丝,才能点菜。虽然大部分人也可以做到,但这里面并没有考虑到素食者、忌辣口者以及回民的情况。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给食客以选择,不吃鱼香肉丝者,也同样可以免费吃饭,只不过上饭的速度慢了些。这样,才符合基本的常理。
当然,像这样常年供应免费吃食的地方在现在确实不多见,这就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爱护,甚至出谋划策,如何能够让这个食堂维持下去,而食堂也需要寻找挣钱的路子,比如在厅堂里贴一些广告。这其实就是京艺现在的情况。
不过,这件事从始至终,小豆子没有看到京艺官方的反应,小生和清都山水的 Blog 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清。改制这件事情,需要很好的公关,而不是自己闷头琢磨出个主意,然后就付诸实施,然后再改回来。既然现在京艺决定迈出这一步,不妨多听听大家的意见,也是发挥 Blog 作用的时候。
很奇怪,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小豆子已经找不到前些时京艺网站上贴出的关于广告的新闻。看来是删掉了。这里没办法引用什么了。只能重复一下,这种大事儿,一定要思量妥当了,集思广益没有坏处的,运作的透明一些更没有坏处。
拾慧:成败得失将来知
2007年4月21日
网戏纪事本末:梨园和梨园e客(戊)
梨园网站的故事,随着梨园e客的隐退,也算告一段落了。当然,梨园还在以“梨园经典”的身份延续,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可以参看以后要写到关于豆腐的部分,这里不多写了。
其实梨园的故事,e客的故事,在上一篇写完后,应该是可以告一段落了。不过小豆子想,应该总结一下梨园在网络戏曲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毕竟梨园一去不复返,说句不好听的,棺已然盖上,论也可以定了。
梨园最大的一个意义,是把早期上网的一批戏迷聚到了一起,梨园是他们的根据地。中国京剧论坛也是把早期戏迷聚拢的一个地方,那里什么都谈,虽不乏高手,但鱼龙混杂,不似梨园的清静,而清静中又透着热闹。这批老人儿,到如今有一半隐居起来,或者称为“潜水中”了,而另一部分人,分散在其他戏曲网站中。小豆子相信,梨园的这段经历,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而从网上走到网下的时候,有一种神交已久的感觉,很谈得来。这一批梨园老人儿,很多都会出现在这个《网戏纪事本末》中,因为他们都在梨园内外出过彩儿,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梨园确是一棵引凤的梧桐。
梨园无疑促成了京剧全剧录音的系统搜集整理工作的展开,不光是音配像,那些不再版的磁带,电台电视台播放过的节目,都是梨园全剧录音的来源。很多资料在今天看来依然宝贵(详见本章之“丙”)。同样,这种大家无私奉献共享的精神,也是梨园带动起来的。在当下网络上下都很浮躁的环境中,抛开功利心,以一种最朴实平常的态度,来上传录音,梨园无疑是做得最早的,也是最好的。
以今天的眼光给梨园定性的话,它是最早的一批京剧网站中的一员,在技术上来说,也是为数不多先进的代表(CSS 样式、文件分割合并、小组、数据库——尽管未最终完成)。但它也是为数不多倒下的大网站(也许我们不能称其完全倒下,但至少它是如 Lotus 那样,由一个独立的大家伙,沦为被 IBM 并购的子公司)。它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也包括给网络戏曲带来了很多良好的风气;而它的倒下,因为网站主人梨园e客的突然消失,却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可以借鉴的经验或反面教材,因为这种突然消失很少见。我们并不能从中学到诸如如何防止戏曲网站从辉煌走向低潮乃至关张的办法。这大有一种“无谓牺牲”的感觉——梨园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却没留给我们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良方(甚至是可参照物)。当然,这并不怪谁,世事无常而已。我们的网络戏曲,依旧摸着石头过河罢了。
小豆子没有经历梨园初立的日子,而梨园的倒下,又是一个突如其来继而又慢慢消磨的状况。这是一个无头无尾的故事。小豆子更期盼某一天,梨园e客能够重出江湖,自己把这个故事补全
拾慧:看戏策略
2007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