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知音说:“姜老的评书就有这种魅力,从他的评书中,你能学到很多知识。”
小豆子没有赶上姜老的年代(大约并非没有赶上,而是不记事儿),但对评书的印象也是颇深的,而且如戏迷知音那样,“算是个评书迷了”。里面的大道理,知音兄已经说了,小豆子百分百赞成。就评书表面上的事儿,聊几句。
开始接触评书是在小学,并非通过广播,而是电视。那个时候,田连元是在电视上露面最多的评书演员。田先生被称作将评书引入电视第一人,当之无愧。那会儿看的是《施公案》,也是小豆子为数不多听(看)了多余一次的书目。后来北京台曾经重播这套书,小豆子耗了十几盘录像带把它全部录下来了。这套书说到黄天霸与窦尔敦打赌击掌,赌斗输赢,头一战黄天霸不胜窦尔敦护手双钩,就此打住。这个扣子曾经让小豆子惦念多年,直到后来能看懂京剧了,才知道后面插刀盗钩等等,算是解了扣子。田先生的几部书,扣子都做得很大,让人惦记得不得了,他却不录了。比如《小八义》(带现场观众的),后来录了个《续小八义》(无观众),洞房花烛变灵堂,就没有下文了;再比如《杨家将》,将将要破天门阵,完了。不知道田先生还有没有打算把这些残书录完的计划?
以前为了评书,特地买过一些古典章回小说,在东单口上有个旧书店,卖一些不入流的杂书,小豆子在那儿淘到过《大八义》(为了把《小八义》的前因搞明白)、《施公案》等书,也是下学后的一件乐事
不过古典小说看多了,听传统书目的兴趣就减了,真是所谓“生书熟戏”,一部书要是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恐怕很难听下去。比如都说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好,但是很不幸,原书已经读过多次,虽然这套评书的 CD 买了多年,但一直没动;同样,刘兰芳的《岳飞传》也是有口皆碑,因为同样的原因,CD 至今也没有拆封。一些知道故事大概但不晓得细节的书,听听倒也不错,比如《隋唐》、《东汉》什么的,加上这类书一家一个版本,各本都看和听一遍,对了解异同增长见识也是有好处的。
近、现代题材的书目也听过不少,首推单田芳先生的《乱世枭雄》,这部以张作霖为书胆的书,传统评书的风格浓厚,却讲述的是近代题材,大处磅礴,小处生动,而且扣子使得好,绝妙好书(继《施公案》后听过两遍的书)。后来的《千古功臣张学良》就逊色得多(加上张少帅显然没有他爹老帅那么传奇)。不过这部书最近在吃官司,不知道有没有人在关注?袁阔成先生的评语是:“请给评书留条活路”,甚善。
《锦州晚报》最近的一篇文章:《留住评书的根》,推荐一读。评书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如文所说:功不可没。小豆子深有体会。
评书,明天谁来听?谁又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