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果园》和端午节

老唱片更新了(好事儿),应节的《御果园》,所以正好顺便聊聊这戏。

这戏看老本子实在无聊得很,如果台上不是有一个能压得住的花脸的话,这戏恐怕就会演得很温。故事很简单,今人看来甚至有些费解:只是一个重演当年御果园救驾的场景,为什么非得找一个和单雄信长得相似之人来去,而且真打起来了,皇上在上面竟然没辙。小豆子印象中裘盛戎的录音与现在站上的版本是有区别的,至少里面的李渊没有剧本中的那么蠢笨,而且那里面的“杀手”应该是叫黄壮,不过就算这个更加合理的版本,除了花脸的那段有名的唱段外,没有什么别的东西给小豆子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今年是自从联合国把端午节“判给”韩国的第一个端午节吧,很无奈的一件事。但作为中国人,该怎么过还是得怎么过。

合意太爷说“一来应节应景儿,二来也为纪念尉迟恭投唐1386周年”,有高人闲着的话,也可以算算今儿个是包公给陈驸马相面皮多少周年 表情

吃饱了骂厨子

从人数统计看,这些天到京剧老唱片网站访问的人数,并没有因为多日没有更新而减少,这是一个好事儿,说明相当一部分人还惦记那里。但是那里很久没有更新的原因,需要说道说道了。

作为同是在网络戏曲这圈儿混的主儿,小豆子很能理解老唱片网站站长合意太爷此时的心情,至于什么心情,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这个帖子的第73楼:

说起来网站

听说某人从别人那找到并得到老唱片录音,经常跟别人那显摆那是自己的并放到他自己的网站上

据说原主对这很不齿啊

这是很伤人的话,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这里指的就是合意太爷做的老唱片网站。接下来是合意太爷的回复:

这个问题要单开个帖子讨论就比较有意思了,要不人家那原帖子就变味儿了,好象咱专为搅局来的

当初的唱片是公开出版的,如果有人说这个唱片只有他一个人有,那除非是他自己个儿在家里的录音,是这意思吧?比如小宇希曾经传给我他自己的录音,那就属于私家录音,我就从没外传过。

这个唱片录音来源渠道很多啊,我个人的录音也无非这两种渠道:一个是个人花银钱买的原唱片,二一个是从他人处录的,不排除有些唱片录音也是花银钱买来的,这好象很普遍,没什么可争论的

下面再说“放到自己的网站上”和“显摆”的问题

我原来,一直到现在,对做这个网站也不感兴趣,因为伤神费财,我一个学生,没那么多精力和金钱用在这个上面,是很多朋友不断的给予我支持和鼓励,才做到今天的,我录来的录音,不放在自己站上,您说我应该放到谁的站上?咚咚镪发一份,京剧艺术发一份,您再给列出几家来,回头我挨个儿传给怹们。

放到我站上的,就是大家的,任何人都可以下载,没人说那属于谁的个人财产呀,“从别人那找到并得到老唱片录音,经常跟别人那显摆那是自己的并放到他自己的网站上”,您举个例子吧,到底哪段录音,原主不愿意放到网上与大家共享,可以说出来呀,我要是真从这位那里得到的录音,我拿下来就是了。可有那人,那我站上的东西过来给我显摆,这算怎么回事儿啊?挺逗的哈

我给过那么多人唱片录音,甚至还送过唱片,现在网上就有流传呀,没听说哪位还点名道姓的说这是合意给我的,哪段是合意那儿录的,京艺上也有,各位网友手里也有,大伙儿别流传,一流传就“不齿”了。

这种斗嘴方式,我很喜欢,我出了名儿的爱斗嘴,希望您继续保持,权当消遣,谢谢~

至于后面原主儿的狡辩,懒得帖了。

这种因别的事情引发的嘴战在论坛比较常见,但这种吃饱了骂厨子的行为实在值得提出来说一下,否则再没有人会去整理京剧资料,因为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此前,小豆子见过有人指责戏迷知音的录像整理行为;小豆子亦在京剧艺术论坛见过对剧本整理工作的不屑(这也是为什么小豆子很久不去那里的原因,觉得太没劲了,以致这件事情发生了将近一个月才知道)。于情于理,这件事需要念叨念叨。

这不单纯是哥们儿义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那么网上的环境就会越来越糟,任何有意义的整理工作到最后都要落一个不被尊重的下场,这实在是不正常的。作为小站点、小人物,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是去图与大门户那样的人气与光环,而是凭着一分兴趣与执着,去做一些没人去做的活儿,而这一般都是积少成多、天长日久的活儿,属于小众中的非主流。但是我们坚信,总会有人从中受益的,总会有同好支持与帮助的。不过大实话是:我们不是纯洁高尚的人,不是可以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任人嘲讽。我们需要起码的尊重,对我们,也对我们的工作。

小豆子相信有比从戏考受益多得多的人从老唱片网站受益,小豆子也知道有一些人对老唱片网站和合意本人持有成见(或者也有不少对戏考有成见的,小豆子不知)。这是事实,我们也许无法改变,但是至少需要把这个事实澄清,让公众知道。

吃饱了骂厨子,难怪合意太爷不“供饭”而“罢工”了。这里不光是有气,小豆子认为,寒心也是有的,不光对某些人,更对那个没有主持公道的论坛,以及整个的大环境。

以上论点仅代表小豆子个人,与合意太爷无关,特此声明。帖子的内容本不想帖,看着烦心,但考虑到算是个备案,还是帖过来了。

《撤兵增灶》

今天更新的剧本中,有一出《撤兵增灶》,对故事虽然非常熟悉,但头一次见到该剧的京剧剧本。

这出戏与《三国》原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诸葛亮撤兵之前有场请神。而这处改动,除了为了说明诸葛亮会奇门遁甲之外,从舞台安排来说,是十分高明的。

首先,几个小神,如土神、水神、灶神的出场,胡乱白话一通,调节了场上的气氛,同时让后台的诸葛亮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并且换装。这一点与《借东风》十分相似,因为是请神,两出戏中的诸葛亮都是披发仗剑,所以需要在后台花一些时间。于是编剧在《借东风》中安排了一段赵云起霸,拖拖时间;而在这出戏里,几个小神插科打诨,目的是一样的。

而由人来扮演灶神而不是用道具炉灶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就在于舞台调度上的方便,因为舞台上要表现诸葛亮撤兵的同时增加炉灶,而如果让龙套或者捡场把各种道具炉灶搬来搬去显然不好——既然总要有人走上走下,不如直接用灶神上场表示炉灶添好,这样在上下场时就干净利索多了,否则无论龙套还是捡场,在把道具搬上来之后都还要在司马懿上来前下去。灶神的上场同时也使得连着几场雷同的分兵、增灶、点灶进行得更快,场上的气氛也就提起来了。

小豆子不晓得这出戏如果让现在的编剧来排会如何安排增灶这部分。

可惜这出戏已经失传,没有留下更多的资料,从人物安排和长度看,不亚于一出《七星灯》,老生、花脸的戏份都很重,另外剧中刘禅有一大段唱,是小豆子见过三国戏中刘禅唱得比较多的一出。

两则小预告

最近比较恐怖的事情是,每天都有成百的垃圾灌入到 Blog 的评论以及 Trackback,尽管这些在前台都是看不到的,但在后台这里,一清二楚,比较烦人。倒是最近垃圾邮件有减少的趋势,微软的反垃圾技术看来是随着 Windows Live Mail 的出现而提升了。

戏考有个错误报告系统(每个剧本下面也有链接),让网友在发现剧本错误的时候可以及时告知。这个是封闭的,提交的内容只有小豆子能看到。琐记有一个草稿系统,用来提交新的或补充性质的资料,提交的内容是开放的,谁都可以看见。接下来小豆子又要为下一个想法写提交系统了,正徘徊于封闭与开放之间。开放的,必然要像现在的琐记那样,每次提交前输入一个验证码,防止垃圾广告的骚扰(像戏考的 Blog 这样既开放而又没有验证码属于一个特例,实在应该加上一个验证码的,但考虑到能让人少打点儿就少打点儿的原则,还是没有弄,好在如前面所说,有一个较好的反垃圾的系统在后台运作)。而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小豆子都会从现有的一种代码中抄一部分代码过来应用,与其这样,也许会合二为一,不久的将来,一个用来统一反馈信息、提交信息的小程序会取代现在戏考的错误报告。

很快也会涉及到 RSS,所以也是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统一的 RSS/Atom 输出小程序会被做出来。

休息了近半年,又该重拾编程的旧业了 表情

以上属于两则小预告(还有件大的暂不预告),预告的目的无非两点:让您更关注戏考即将做出的东西,同时也让小豆子有一个动力和一种压力,因为“大话”已然放出,必须要做到。6月份,会有一些玩意儿出来的。

京剧课?

关于“京剧艺术在青少年生活中地位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北京景山学校八·五班京剧文化小组)——这是一个很老的东西了(在网上出现了两年半的东西,算是老的了吧),不过小豆子今天才看到(通过这个 Blog)。很好的调查,推荐一读,哪怕读不下去枯燥的数据,读一读结论也是好的。

关于京剧艺术在青少年生活中地位现状的分析中,有这么一条:

九年义务普及教育中缺乏对京剧艺术的宣传。以语文学科为例,涉及京剧的只有旧教材中《打渔杀家》和《看戏》(描写梅兰芳演出《穆桂英挂帅》的盛况)的篇目。而对京剧文化的宣传实际上涉及文学、历史、音乐、舞美等多种门类的知识,应当建立大综合的课程来解决京剧在中学生中普及的问题。

课文《看戏》?小豆子不记得在上学的时候学过,大约是近年增加的篇目。倒是对《打渔杀家》印象很深,那是选取该戏的第一场,比较闷,也许选择后面有教师爷的那场会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事实上,整个《打渔杀家》所在的单元,在上语文课的时候都是跳过不讲的,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后来学到《范进中举》,恰好那会儿央视刚首播奚啸伯的该剧音配像,结合课文学习,效果很好。不过自然,正经的语文课是没有和这出戏挂钩的。

学校设立美术、音乐课,目的本身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给他们的生活制造一些艺术的氛围,让他们受到一丝艺术的熏陶。设立京剧课,不论在传承文化上,还是在陶冶情操上,都是好的主张,而且也只有这种单门立课的方法,才能让京剧不至像语文课的一篇课文那样,被授课老师任意跳过。

当然,京剧立课的路,还很远很长,也许只是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

坚守典雅还是走向通俗

东方网的评论一向一针见血,说在点子上。这次结合《十五贯》50年后再进京的评论,一样值得细品与深思。昆曲如此,京剧亦如此。遗憾的是,我们的决策者,除了像这样放一些乏味的官话外,很难有更好的作为。

坚守典雅还是走向通俗
作者:万润龙,摘自:东方网

5月9日晚上,由浙江昆剧团主演的昆曲《十五贯》在杭州胜利剧院演出,这次复排的《十五贯》,由周传瑛之子周世琮担任导演,主演则由团里“世、盛、秀、万”四代昆剧演员共同担纲。所有的观众领略了昆曲的幽兰之香,见证了昆曲艺术的后继有人。

再过一周,这台大戏将应全国政协邀请赴京演出。五十年前的四、五月间,就是这部《十五贯》,在京46天连演了47场,轰动了北京城,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此次《十五贯》的再度进京,是否能像50年前那样再次引起轰动效应,自然引人关注。

5年前的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中国的昆曲艺术名列其中。人们对昆曲的关注也陡然升温。

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的“百戏之祖”,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昆曲中的《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不朽名作,成为中国古代戏曲文学中的奇葩。许多文学青年和艺术人才就是通过这些名作才认识了王世贞、汤显祖、沈璟、高濂、李渔、朱素臣、孔尚任、洪昇等戏剧、文学大师。

18世纪后期,戏曲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开始走下坡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范围内已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新中国的成立为昆曲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转机。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之后,全国相继成立了6个昆曲院团,韩世昌、白云生、朱传茗、周传瑛、俞振飞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及解放后培养的李淑君、蔡正仁、计镇华、张继青、洪雪飞、汪世瑜等一批优秀演员,整理、编演了《牡丹亭》、《西厢记》、《千里送京娘》、《单刀会》、《桃花扇》等大量优秀剧目。“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之说并不夸张。

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和随之而来的文化多元化,使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和陈旧的故事情节,与眼下舞台和荧屏的时尚性、娱乐性大相径庭,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拉大了距离,与观众渐行渐远。

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曾就我国昆曲的现状提出过存在的五大问题:编剧人才严重缺乏;传统剧目严重流失;院团经费严重不足;昆曲生源严重匮乏;缺乏昆曲演出剧场。并就昆曲的振兴提出过相应的建议,其中主要就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培养出类拔萃的昆曲人才和大力培养昆曲观众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设想。

为了振兴昆曲,文化部曾于1982年提出了“抢救、继承、革新、发展”的八字方针,随后,又颁发了一系列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文件,并于2001年12月制定了《文化部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

为了让昆曲走出困境,政府部门和戏剧界人士做了大量的努力,昆曲界更是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抢救昆曲的呼声中,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以保存为主,少谈发展。但此说显然有悖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确保生存,不遏制发展。另一种意见认为,昆曲必须革新,否则难以生存下去。但此说同样生出新的问题:如果对昆曲作大的改革,就有可能失去其昆曲的特性。

近年来,昆曲舞台出现了几缕革新的清风。由白先勇担任总策划和总制作、两岸三地联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成为中国舞台上一道全新的文化景观。此剧在北大、复旦等全国11所高校巡演,观众达7万人次,创造了近年来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个奇迹。继青春版《牡丹亭》之后,由台湾实业家陈启德投资、邀请奥斯卡最佳舞美指导叶锦添加盟的苏昆《长生殿》又在北京、台湾等地巡演,依然火暴。去年,江苏昆剧院聘请台湾文学大师余光中为文学顾问,由北京话剧界的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重新排演青春版《桃花扇》,起用的全部演员平均年龄不到18岁,同样好评叫座又叫好。上海昆剧团赴德国演出时,刻意加强与观众的语言沟通和剧情沟通,部分演员在演出大厅公开化妆,试穿服装,西方观众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昆曲,直呼“太美了”,多次谢幕也不肯离开。与江苏、上海昆曲界形成对应的浙江昆剧团近两年来也大有作为,他们把昆曲唱进了校园,三年来高校演出和社会演出的场次每年都超过120场,还摄制了100余部昆曲折子戏录象。该团新创作排练的历史剧《公孙子都》已入围2005年“国家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今晚公演的《十五贯》则在剧情上做了取舍,将3个多小时的戏精练至2小时零5分钟。

昆曲界对昆曲艺术的改革尝试在戏曲评论界引出的反响并不一致。就在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为青春版的《牡丹亭》《桃花扇》叫好时,评论界却有专家对昆曲的“青春化”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昆曲是精湛的表演艺术,演员太年轻,他们甚至连“词牌”都不懂,如何胜任戏中的角色;盲目追求演员的低龄化,有可能影响艺术质量,不利于昆曲艺术的传播。

评论家朱为总先生曾对昆曲认知上的浮躁和粗糙提出过批评。他表示,社会对昆曲关注的焦点放在“通俗化”、“大众化”上,导致观众失却了走近这一文化经典的自觉性,并不能给予这“国宝”艺术最起码的礼遇和尊重。朱先生认为,昆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不在于它是否“流行”于今天舞台,而是它在中国文化史和艺术史上所曾经创造和凝定的成就与地位。文化地位、舞台现状和剧团状况,三者不能等同而言。

但更多的有识之士忧虑的还是社会对昆曲的重视。5年前,与中国昆曲同时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日本能乐在日本受到了国宝式的追捧,多家媒体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消息或以整版篇幅刊登广告予以祝贺,社会各界集会庆祝。而我国的媒体对昆曲宣传和传播的热情却远不如超女和流行音乐。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告诉笔者,日本规定小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观看能乐,我们却从未有这方面的规定。由于缺乏古典文学的教学,许多大学生,甚至中文系的研究生都不知昆曲为何物,这也是造成昆曲观众断层的重要原因。但一些大学教授却表示,大学文学史教材中涉及昆曲,而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却看不到舞台演出。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建议,把昆曲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项内容引入大学课堂,以此迈出普及昆曲的第一步。

这又让笔者想起了50年前昆曲“复苏”的三个细节。《十五贯》进京之初,剧场票房并不可观。4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南海观看了《十五贯》,作了三点指示:这是一出好戏;凡是有条件的剧团都要演这出戏;政法部门的同志都要看这出戏。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剧组成员并作了两次讲话。5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社论,其标题就是周总理的原话。昆曲和《十五贯》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不仅在北京的演出场场爆满,之后巡演8个省市,直接促成了全国现有6个昆剧团的成立。大有“昆曲成国剧”之趋势。

如今,新排的《十五贯》又要进京。在失却了50年前的政治氛围,中国的演出市场已经主要依靠票房运作的今天,昆曲《十五贯》能否再现50年前的辉煌,已经很难预料。“后继者任重道远,唯上下而求索。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的感慨。

备份

备份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很重要的资料,比如珍贵的京剧录音、录像、文字等等。当然,好的机制和人治也是很重要的。昨天单位需要从服务器恢复一个文件,突然发现自动备份程序已经有10天没有成功备份了,而我们 IT 部门竟然一无所知。失败!教训!

这两天很少忙京剧,主要精力是在家里架内部的服务器,现在已经基本妥当,下面要做的就是把那些珍贵的资料做备份,准备三个“篮子”放“鸡蛋”,应该保险了吧。不光是受单位教训的启发,还有最近接二连三,不是在网上就是在网下听说因电脑问题导致文件丢失的事情,不说是“老天示警”,也该做些工作,有备无患。

忙完这阵儿,心里就更有底儿去做更多的资料整理工作了 表情

你的资料备份了吗?

后台解密

当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莫过于由电影掀起的新一轮《达·芬奇密码》热潮。

在戏考的 Blog 里谈这个似乎不沾边儿,但这却是小豆子看了这几日凝冷的 Blog 后的第一感想。

首先,推荐一下这三篇:秋色渐浓再观《秋色渐浓》三看《秋色渐浓》,尤其是关注《秋色渐浓》这台新戏的朋友,不要错过。

小豆子不认识凝冷,但是自从几个月前开始订阅她的 Blog 后,发现从中可以读到很多当今京剧界后台的故事,这是比较有意思的,而且看来凝冷本人并不是完全业内人士(推测),却又有足够的权限进入业内,至少是后台,从而带给我们一个全新角度的观察点。这与王珮瑜等人的 Blog 不太一样,因为她不像王珮瑜那样处在聚光灯下,需要注意言行;她也不像普通戏迷那样,对幕后的事知之甚少。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凝冷的文章在提及当今演员人名的时候,都是用汉语拼音缩写代替,比如ZJG代表张建国,DMW代表邓沐玮,这些都还是比较好猜的,像GQY、JG、HY等等,就太让人费脑筋了(由谁猜到了 表情)。内部透露出来的故事,总要披上神秘面纱,有种加密了的感觉;亦或因为她不想对所写承担责任,所以不用真实名字 表情

京剧界没有影视圈复杂,这种八卦花边的故事,也只用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虽然看这类新闻本无益处,但相对京剧界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而言,偶尔获得些内幕,也是很有意思的。

纪念不应忘记的历史

5月16日,从梨园界历史上的今天看,并不能看出什么端倪,但是如果把时间从1966年开始往后捋一遍,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注意那些去世的名家,虽然他们的去世并不一定完全与四十年前那纸《通知》有关,但此后的十年间,大陆梨园史上的事件几乎一片空白,除了如这样的大字报这样的批斗这样的被捕这样的自杀未遂以外,几乎没有什么艺事可言。

再细数一下与文革有关的人名单——现在已经很长了,但显然还不是完整的。

梨园百年琐记不是政治历史年表,但演员从未与政治脱钩,艺术的繁荣源于此,而衰败亦在于此。

谨此纪念文革四十年。

文革时期《红灯记》革命现代京剧幻灯彩包底片
文革时期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幻灯彩包底片

母亲节

母亲节,更新两出剧本,《劈山救母》《陵母伏剑》,一出儿救母之难,一出母解儿之危,一喜一悲,一武一文。

与《陵母伏剑》同一个月打出的剧本还有以前更新的《孟母断机》以及敲完但还没有校对完的《漂母饭信》和《太君辞朝》。最近听的较多的是老旦的戏,听起来很过瘾,都是老派的老旦。不知道这么用词是否正确。似乎自《沙家浜》之后,老旦都开始像沙奶奶的风格靠拢,而不再是如李多奎那样苍劲挺拔的老派风格。同时,以老旦为主的戏码也大幅缩水,京剧行当里,除去丑行外,恐怕老旦的处境最危了吧。